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
3月30日,*ST新億(600145.SH)進入退市整理期,簡稱也變為“退市新億”,拉開了2022年A股強制退市的序幕。
而這僅僅是個開始,3月30日晚,*ST中新、*ST拉夏發布2021年年報后,也宣告兩家公司均因觸發財務類退市指標即將退市。3月31日,*ST艾格收盤價定格在0.56元/股,連續第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,觸及到交易類退市條件,成為今年首家“1元退市”股。
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,從2021年開始,A股退市常態化機制正逐漸形成,2021年A股共有20家公司退市(以摘牌日期為準),遠高于此前年度。
近日,中辦、國辦印發的《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》再次指出,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,建立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。在此背景下,2022年A股或將迎來更多問題公司的退市,資本市場的出口正日漸暢通。
去年20家A股公司退市
3月30日,退市新億收盤價為0.28元/股,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.75元,跌幅為72.82%,這是其進入退市整理期的第一個交易日,在15個交易日期滿后,公司將被終止上市。
其實,在退市新億拉開2022年A股退市大幕前,2021年A股已經迎來了一次退市數量的新高。
Wind數據統計顯示,2021年A股共有20家公司退市,除了營口港、葛洲壩、首商股份是因吸收合并的原因主動退市外,其余17家公司都是因連續虧損、股價低于面值等原因被動退市。
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統計發現,2020年A股有16家公司退市、2019年10家公司退市、2018年和2017年均為5家,如果去掉因“吸收合并”退市的公司,實際強制退市的公司數量更少。
而2021年之所以退市公司數量增多,在于2020年底滬深交易所公布了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退市新規,新增20個交易日市值低于3億元,信披、運作存重大缺陷,半數董事對年報和半年報不保真等退市新標準,財務類退市標準由此前的連續3年或4年虧損等,變為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(扣非前后)且營收低于1億元、下一年度交叉適用,還明確了財務造假判定標準。
根據Wind數據,2021年17家強制退市的公司中,退市工新、*ST信威、退市鵬起、退市富控等因連續3年虧損而退市,斯太退因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退市,長城退、天夏退、*ST宜生、*ST成城等是因為股價低于面值退市,天翔退、北訊退則被歸結為“其它不符合掛牌的情形”。
“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,退市公司數量將會呈現明顯上升,且退市的原因會更加多元化,如持續虧損退市、面值退市、處罰性退市等!贝ㄘ斪C券首席經濟學家、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投資者要更加注重風險,選取優質的公司進行投資。
2021年退市股票一覽

今年退市數量或再創新高
其實,2021年是退市新周期的元年,退市新規的影響還有限,更大的影響可能在今明兩年體現出來。
在退市新億之后,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*ST中新、 *ST拉夏3月30日晚都迎來壞消息,*ST中新公告稱,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凈利潤仍為負值、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、期末凈資產也仍為負值;同時,公司2021年度財務報告繼續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;觸及財務類終止上市情形。*ST拉夏2021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,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,同樣觸及終止上市情形。兩家公司股票均自3月31日起停牌,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。
而這只是當前退市機制常態化下企業終止上市的冰山一角。隨著2021年年報集中披露,部分已被風險警示的公司已觸及或即將觸及“收入+凈利潤”、凈資產等退市指標,A股市場進入退市風險處置“密集期”。
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,目前A股掛“*ST”被風險警示的公司有99家,*ST德奧、*ST長動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,深交所已發出事先告知書;而據不完全統計,*ST明科、*ST易見、*ST中天、*ST游久、*ST綠庭、*ST中房、*ST華訊、*ST邦訊、*ST騰邦、*ST金剛、*ST東電等多家上市公司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均顯示,存在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而被終止上市的可能。
另外,目前距離年報披露的法定期限僅剩1個月時間,*ST濟堂、*ST環球、*ST昌魚等多家公司尚未聘請到審計機構,年報或面臨“難產”風險。而根據相關規定,如公司因觸及財務類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,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年年度報告,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,也就是說上述公司也有很大的退市風險。
從山東上市公司情況看,目前有*ST金泰、*ST園城、*ST亞星、*ST雅博4家掛“*ST”的公司,其中,*ST亞星2021年營收為1.93億元,歸母凈利潤為1.93億元,扭虧為盈,公司擬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;*ST園城此前公布了業績預盈公告,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1.92億-2.12億元,歸母凈利潤250萬元-300萬元。而*ST雅博在公布2021年報后,也向深交所申請撤銷公司股票交易實施的其他風險警示。
相對而言,*ST金泰較為“危險”,據業績預告,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0萬元左右,營業收入6000萬元左右,由于*ST金泰2020年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收低于1億元,公司2022年存在退市風險。
對于2022年A股可能迎來的退市數量增加,機構都表現得較為理性。
“A股常態化退市機制正在逐步形成!焙MㄗC券首席分析師荀玉根在研報中表示,退市制度是注冊制實施的重要配套制度,有助于保障注冊制下市場生態能夠實現優勝劣汰的自我凈化,實現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動態平衡,緩解上市公司發行給市場帶來的資金壓力,也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。